1、植保八字方針:預防為主,綜合防治;2、豆莢螟:初孵幼蟲蛀入嫩莢或花蕾取食,造成落花;3、稻縱卷葉螟:初孵幼蟲取食心葉,出現針頭狀小點;無公害防治分孽期每100叢40-50頭,穗期每1;4、香蕉黑星、葉斑病一旦發生,將嚴重影響光合作用;5、為什么選擇懸浮劑?;可濕性粉劑:顆粒大,與作物表面有效接觸不充分,易;懸浮劑:顆粒細微,大小顆粒比例分布合理,作物表面
1、植保八字方針:預防為主,綜合防治
2、豆莢螟:初孵幼蟲蛀入嫩莢或花蕾取食,造成落花落蕾。3齡后蛀入莢內取食豆粒,每莢1頭幼蟲,少數2-3頭,被害豆莢雨后腐爛。(啃食花蕾,蛀食豆莢)幼蟲期8-10天,防治原則是“治花不治莢”。從開始現蕾每10天噴蕾、花1次,施藥時應在上午10點之前。
3、稻縱卷葉螟:初孵幼蟲取食心葉,出現針頭狀小點,也有先在葉鞘內為害,隨著蟲齡增大,吐絲啜稻葉兩邊葉緣,縱卷葉片成圓筒狀蟲苞,幼蟲藏身其中啃食葉肉,留下表皮成白色條斑,嚴重為害時導致植株枯死。低齡幼蟲綠色,后轉黃綠色,成熟幼蟲桔紅色,胸部毛片周圍黑色,腹部毛片黃綠色。適溫高濕產卵量大。
無公害防治 分孽期每100叢40-50頭,穗期每100叢20-30頭掌握在2齡蟲高峰時施藥。使用金燕子一叼五100-150ml/畝,防效優異。
4、香蕉黑星、葉斑病一旦發生,將嚴重影響光合作用,降低香蕉的品質和產量,目前市場上常用的是三唑類農藥,10天半個月用一次,真麻煩!主要原因是蕉農朋友只注重治療,不注意保護!焦區一般雨水較多,治療性藥劑持效期太短,所以真正防治黑星葉斑病,必須加強保護作用。
5、為什么選擇懸浮劑?
可濕性粉劑:顆粒大,與作物表面有效接觸不充分,易被雨水沖刷掉,藥效不穩定,且容易出現作物表面局部高濃度,產生藥害。
懸浮劑:顆粒細微,大小顆粒比例分布合理,作物表面充分接觸,耐雨水沖刷,防治更徹底穩定,不會形成局部藥物高濃度,安全性更好。
6、水稻螟蟲一般在水稻苗期危害,造成枯心苗;在孕穗期危害,造成枯孕穗;在抽穗期危害,造成白穗。螟蟲危害嚴重,損失慘重,所以防治水稻螟蟲至關重要。在二化螟、三化螟卵孵化盛期用并保持田間水層3-5天,防效超高。
7、對癥用藥,抓住最佳防治時期,保證用水量是防治稻縱卷葉螟的關鍵因素,統防統治是防止稻縱卷葉螟遷飛危害的基本措施;高效持效的殺蟲劑(如一叼五、25天克殺蟲)是控制稻縱卷葉螟發生危害的有力工具,是保證農民豐收的重要武器。
8、玉米倒伏原因及防治方法:在玉米生產過程中,常常出現倒伏現象,造成不同幅度的減產,其主要原因是:
一是品種抗倒性差;二是種植密度不合理。密度過大或稀密不勻,田間通風透光差;三是苗期供水過多,生長過旺;四是拔節期施氮肥過多,穗下節間生長過快;五是抽雄期玉米螟危害嚴重,莖桿蟲蛀率高,特別是莖腐病等病蟲危害,造成倒伏。
針對這種現象,在實際生產中,應重點掌握以下幾點:
一是選用抗到性強,根系發達,穗位低的品種;二是合理密植。根據品種特性,確定合理的密度,力爭稀密均勻;三是前期適當控水,中耕蹲苗,施肥以基肥為主,注意氮、磷、鉀合理配合;四是適當化控。對株高較高的品種,在玉米6—11葉期噴施高玉金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可有效降低株高,但要注意合理的濃度;五是及時防治病蟲害。
9、巧用草甘磷防除煙田雜草:草甘磷是一種內吸傳導型滅生性除草劑,主要通過雜草的莖葉吸收傳導到全株,其突出特點是可由莖葉吸收向下傳到地下根莖和分蘗中,對多年生深根雜草的地下組織破壞力極強。在土壤中殘留時間短,對下年度種植煙草沒有產生過危害現象,且對煙草田的防草效果好,對煙葉的穩產增產有一定的促進作用。在使用草甘磷除出煙田雜草時一定要注意使用方法,否則對煙草也將產生危害。其具體使用方法如下:
①、使用時間:一般在煙苗栽入大后20天左右(煙葉大團棵期前)使用。
②、用藥濃度: 200克金燕子30%草甘膦兌水20-30公斤。
③、用藥方法:注意天氣情況,要選擇晴好無風且噴藥后6小時無雨,等早上露水干后進行。
④、噴藥具的要求:(1):噴藥具的噴頭上一定要用防風罩,以防藥水濺到煙株上面。
(2):噴藥時噴頭一定要放低,噴頭高度應低于煙壟的高度,同時在噴藥時藥筒內的氣不要壓的太足,噴藥人行走不宜太快。
10、如何提高除草劑效果:
a、購買除草劑時,首先了解除草劑的除草對象和使用說明。
b、除草劑使用時,應該按照先澆地后噴藥,土壤表面濕潤為原則。干旱的年份,澆水后立即噴藥。噴后下雨,藥效流失,應再次噴藥。噴藥時以地表面濕潤為好,利于藥膜形成,達到封閉地面的作用,起到除草的效果。
c、嚴格掌握用藥劑量,加大藥液用量。當前玉米除草劑的種類較多,有效成分含量差異較大,嚴格按照該藥品劑量說明進行使用,嚴禁用藥過大或過小,既要保證除草效果,又不影響玉米及下茬作物的生長。
d、及時正確施用除草劑(1)根據除草劑的使用說明,確定噴藥時期。(2)先將對成母液充分搖勻后才使用。(3)噴藥時采取倒走法噴灑。(4)掌握在上午9點前或下午5點以后的無風天氣進行。做到不重噴、不漏噴,噴藥適量均勻。
11、農藥二次稀釋效果好:對農藥進行二次稀釋也稱為兩步配制法,是農藥配制的方法之一。農藥經過兩次稀釋配制,能夠使某些不易溶解的可濕性粉劑或用量很小的農藥,得到更充分
的溶解,分布的更均勻,使計量更加準確,既能提高用藥效果,又能減輕藥害的發生,還能減少接觸原藥中毒的危險。可采用下列方法對農藥進行二次稀釋。
使用背負式噴霧器時,可以在藥桶內直接進行二次稀釋。先將噴霧器內加少量的水,再加放適量的藥液,充分搖勻,然后再補足水混勻使用。
用機動噴霧機具進行大面積施藥時,可用較大一些的容器,如桶、缸等進行母液一級稀釋。二級稀釋時可放在噴霧器藥桶內進行配制,混勻使用。
12、夏季噴施農藥需注意:高溫季節菜農朋友在給作物施藥時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問題,有時甚至會因為施藥不當而造成不可想象的損失,夏季施用農藥究竟有哪些方面是值得注意:
一、溫度過高時噴施有的農戶以為溫度越高,噴施農藥殺蟲效果越好,其實不然。夏季正值高溫強光時噴藥,害蟲大部分停止活動、躲于陰涼背光處,藥劑不易噴施到位。而且在高溫下農藥揮發損失大、藥性分解快,因此此時噴藥藥效反而降低。更需注意的是,溫度過高時噴藥,由于藥劑揮發性強,很容易導致操作人員中毒。
二、露水未干時噴施有的農戶喜歡趁早晨涼爽時噴藥。但早晨露水未干時噴藥,一是害蟲尚未出來活動,二是噴藥后藥劑被露水稀釋會降低藥效,殺蟲效果也不太理想。
三、藥劑濃度過高不少農戶為圖省事,在盛夏高溫時噴藥仍兌水較少,藥劑濃度過高,藥液噴于作物葉面后,由于水分揮發快,易造成藥害。
四、不加防護噴藥,有的農戶夏季噴藥為圖涼快,噴藥時不采取任何防護措施,有時甚至“赤膊上陣”,極易導致皮膚吸收農藥而導致中毒。
針對以上問題,菜農夏季噴藥,一是應當晴天上午8~10點(露水干后)、下午5~7點(日落前后),趁害蟲活動旺盛時噴藥;二是應當適當加大對水量,保證每畝藥劑用量在45公斤左右;三是噴藥時必須穿上防護服、佩帶口罩,噴藥后及時全身清洗,防止農藥中毒。
13、番茄棉鈴蟲巧防治:棉鈴蟲是番茄的大害蟲,一年發生7個世代,四季都有為害,以幼蟲蛀食番茄植株的花、果,并且食害嫩莖、葉和芽。花蕾受害后,苞葉張開,變成黃綠色,2—3天后脫落,幼果常被吃空引起腐爛而脫落,成果期受害引起落果造成減產。
防治方法:棉鈴蟲卵產在嫩芽上,結合整枝,及時打杈打頂可有效地減少卵量,同時要注意及時摘除蟲果,壓低蟲口基數。
藥劑防治在幼蟲孵化盛期,每畝用金燕子一叼五90-120毫升,配水45公斤噴霧。在晴天下午4時以后或陰天噴霧,隔5天再噴一次。
14、不同劑型農藥施用方法區別:粉劑:粉劑不易溶于水,一般不能加水噴霧,低濃度的粉劑供噴粉用,高濃度的粉劑用作配制毒土、毒餌、拌種和土壤處理等。粉劑使用方便,功效高,宜在早晚無風或微風時使用。
可濕性粉劑:吸濕性強,加水后能分散和懸浮在水中。可作噴霧、毒餌和土壤處理等用。 可溶性粉劑(水溶劑):可直接對水噴霧或潑澆。
乳劑(也稱浮油):乳劑加水后為乳化液,可用于噴霧、潑澆、拌種、浸種、毒土、涂莖、包扎等。
超低容量制劑(油劑):是直接用來噴霧的藥劑,是超低容量噴霧的專門配套農藥,使用時不能加水。如敵百蟲油劑、馬拉松油劑等。
顆粒劑和微粒劑:是用農藥原藥和填充劑制成顆粒的農藥劑型,這種劑型不易產生藥害。 緩釋劑:使用時農藥緩慢釋放,可有效地延長藥效期,所以,殘效期延長,并減輕污染和毒性,用法一般同顆粒劑。
15、保管農藥常識
一、防止農藥混雜存放
通常的農藥分為堿性和酸性,不同性質的農藥要分開存放。如堿性農藥有石硫合劑、波爾多液;酸性農藥有硫酸銅、硝酸銨等。這2種不同性質的農藥不能混合存放。如果混放在一起,會加速農藥失效。農藥包裝上要有完整、牢固、清晰的標簽。
二、防止暴曬和高溫
乳劑農藥經日曬后,乳化性能變差,甚至失效;粉劑農藥貯存溫度過高也會降低藥效。為此,農藥應當存放在干燥、通風、避光、小孩拿不到的安全地方,要遠離火源,避免暴曬和高溫。
三、防止低溫和受潮
低溫能使一些瓶裝的乳劑、水劑農藥結晶或沉淀,甚至可能引起瓶子爆裂。粉劑農藥容易吸濕結塊,引致失效。因此,在陰雨季節要特別注意將粉劑農藥包裝好,存放在干燥防雨的地方,嚴防雨水淋濕或受潮導致失效。
四、防止農藥揮發
樂果乳劑以及復配制劑等農藥容易揮發失效,保管時一定要把瓶蓋擰緊,放在包裝箱內密封保存。
五、防止農藥拼裝混放
農藥雖能混合施用,但要隨混隨用,用不完的2種或2種以上的農藥應分別在其原瓶中存放,而有些農戶圖省事,合并在一個瓶里存放,這樣時間長了,農藥易失效。
16、避免農藥使用誤區:用農藥防治植物的病蟲草害,效果顯著、快速,早已被廣大農民群眾所接受。但由于一部分人對農藥基本知識的缺乏,特別是對農藥新品種、新劑型以及防治對象、使用方法等問題缺乏了解,在具體使用上存在五方面誤區:
一是不分防治對象,見藥就用。
二是重治輕防,不見病蟲不施藥。
三是隨意加大用藥濃度。
四是長期使用單一品種。
五是混淆高效與高毒概念,缺乏安全觀念。
17、如何去除蔬菜中的農藥殘留:吃蔬菜時,最讓人擔心的就是農藥殘留問題。目前已經有研究證明,約有近七成的惡性腫瘤與它有關。但是,不同的蔬菜由于生長周期、病蟲害情況等不同,農藥使用量有很大差異。對于蔬菜中的農藥殘留比較多,我們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法:一、減少使用高毒、高殘留的農藥;二、在采收前一個月使用多效護綠爽(30ml+15ml)噴霧,達到解殘留的效果。
18、阿維菌素噴藥后遇雨不需重噴:用阿維菌素防治稻縱卷葉螟,在低齡幼蟲高峰期,一般每畝用1.8%阿維菌素50~70毫升,在蟲齡較大、蟲量較多的情況下,每畝用量可加大到80~100毫升。你在噴藥時畝用藥量較大,而且噴藥后阿維菌素會很快滲透到稻葉表皮下,噴藥四小時后遇到下雨天氣,可以考慮不再補噴。